• 摘要:

区块链的概念起源于 2008 年,由中本聪(Satoshi Nakamoto)在其论文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》(Bitcoin: A Peer-to-Peer Electronic CashSystem)中首先提出,旨在解决困扰电子现金系统的“双花”难题。自二十世纪末的密码朋克(Cypherpunk)1运动以来,极客们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不依赖第三方的电子现金系统。从 1982 年大卫·乔姆(David Chaum)发布的关于盲签名技术(Blind signatures)的论文,到戴维(Wei Dai)提出匿名的、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 B-money,再到 2004 年哈尔·芬尼(Hal Finney)把哈希现金算法改进为“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”(Reusable Proofs of Work),技术极客们前赴后继,但却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。中本聪将非对称加密、点对点技术、工作量证明三项关键技术结合在一起,创造了第一个不依赖于中心化机构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,并且在全球大规模部署。比特币系统的底层是一个由多方共同维护,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,实现数据一致存储、难以篡改、防止抵赖的分布式账本,也称为区块链(Blockchain)2。